旅行日志五:长春,记忆中的城市与现代的交融——探索电影历史、美食天堂与城市生活点滴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攻略|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8-30
《旅行日志五:长春,记忆中的城市与现代的交融》
驱车从沈阳出发,沿着绵延的G1京哈高速公路,旅程不过三百多公里。尽管天气有些许阴郁,雨水如丝般洒落,但这并未影响我们前进的脚步。抵达长春时,雨势稍歇,恰逢时刻办理入住和整理行囊,让我们得以稍作喘息。

长春,我怀揣着向往的城市,首要探访之地便是那承载历史记忆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博物馆。午后,雨水停歇,我们直奔目的地。尽管门票需花费90元,但每一处展品都值得细细品味。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些经典的影片和熟悉的面孔仿佛让我穿越回了过去,恍然意识到岁月已悄然流逝。葛优与葛存壮、陈佩斯与陈强的相似度令人会心一笑,而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中的重要角色更是不容忽视。它的援建之手遍布全国十七个省份的电影制片厂,陈波儿女士更是中国电影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雨势未减,我们仅能匆匆游览重庆路、桂林路和“这有山”。重庆路上尽是川渝风味的小吃摊与大型购物中心,商品价格亲民,满足了味蕾的同时也慰藉了钱包。桂林路则是美食的天堂,各色小吃琳琅满目,价廉物美,只是要注意,这里夜晚更为热闹,午间造访可能还需等待摊贩们陆续出摊。而“这有山”,宛如室内的洪崖洞,美景与繁华并存,人们络绎不绝,自上午十点半至自然闭幕,始终熙熙攘攘。
长春的城市交通虽有拥堵,但出租车服务便捷且价格亲民,甚至还有专为宠物设计的出行选择。在这里,我们品尝了东北特色的饺子,每一家的味道都令人难以忘怀。尝试了铁锅炖大鹅,尽管滴滴司机告诉我们夏季的大鹅不如冬季肥美,但我们仍享受其中。通过团购,我们在米德维奇俄式西餐厅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双人套餐,足够四人分享。在习惯了广州清淡饮食后,我们坚持着“不浪费”的原则,每餐都尽量光盘。
与餐馆老板闲聊起连日的雨水,他笑着告诉我们:“其实你们来之前,天一直都是晴朗的。”而出租车司机也幽默地说:“这雨是在欢迎你们的到来呢!”这些不经意间的温馨互动,成为长春之行中的又一道风景。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