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不只是表面的风景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知识|浏览:92|发布时间:2025-07-17
一次关于旅途价值的深刻反思(近日在网络上看到有网友提及游览洛阳函谷关后感到后悔,只因那里不过是个土堆,这令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次旅行经历)
旅行如同一场个性化的盛宴。有人痴迷于热闹非凡的情境,有人则专注于探究文化与人文的深层次意义,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旅程价值。然而,也有不少人盲目追随潮流,仅仅因为某个景点或城市热门便蜂拥而至,却从未深思过自己真正想要体验的是什么、期望收获的是什么。因此,很多人到达目的地后常常感到失望,并抱怨:“这里到底有什么值得看的?”

十多年前的一次敦煌之旅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它让我对旅行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当时前往敦煌的道路并不便利,许多景点没有公共交通直达,为了节省时间,我与一对年长的老夫妇决定一同租车游览。我们与司机商定了每日包车的费用,大约是300到500元人民币之间,具体的金额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第一天,我们顺利地参观了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并满怀期待地计划第二天前往雅丹、玉门关以及阳关。按照我们的行程安排,在游览完雅丹之后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玉门关,然后是阳关。途中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小型石窟景点,司机表示顺路可以参观,门票仅需5元人民币,于是我们欣然同意了。
在景区内部,我们各自游览,我一边拍照记录,一边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深入了解该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背后的故事。当我们结束游览回到车上时,司机却告诉我阳关将不会再去参观了。他解释说,自己已经跟两位老人说过那个地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只是一个普通的土堆而已,没什么值得看的地方。后来我询问老夫妇,他们也表示自己感到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行。但我心中清楚,这可能是司机为了缩短行程时间、节省成本而说服了两位老人改变计划。

对于那些不了解阳关历史文化的人来说,那里或许确实只是一座破败的门楼和一段残旧的土城墙,缺乏吸引力。但对于我而言,阳关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意义与独特的魅力。由于这次意外的变化,我失去了参观阳关的机会,而第二天我就要返回家乡了,这也成为了我敦煌之旅中最遗憾的一件事。
自此之后,我便养成了独自旅行的习惯。这样的方式让我能够自由地掌控行程的节奏,深入探索每一个感兴趣的景点,并用心感受旅途中的每一刻美好经历,不再因他人的观点不同而留下遗憾。最终,旅行变成了一场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只有明确自己真正渴望追寻的是什么风景,才能收获一份有意义的旅程。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