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旅:恰到好处的旅行时长,避免厌倦之苦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知识|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7-16
旅行最理想的时间大约是十天左右,一旦新鲜感消退,便可能变成一种折磨。
人的饮酒能力有高低之分,同样,对旅行的需求也是各有差异。你的审美疲劳出现在第几天呢?
根据《旅游心理学研究》的调查,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在连续旅行超过一个月后,会感到明显的身心疲惫。
出门旅行的天数并非越多越好。即使免费,长时间在外自驾旅行,许多人也难以忍受。
当审美疲劳出现时,人们只想睡觉,每天还要承受颠簸的车程,或是在高温下曝晒,或是吹冷风,或是被雨淋湿。这时,你已经不再期待旅行,只想尽快回家,回到温馨舒适的环境,品尝熟悉的美食,静静地磨一杯咖啡,坐在阳台上享受片刻的宁静,然后躺在床上美美地睡到自然醒。
对大多数人而言,1-2周的旅途是最理想的状态。
一、风光层面
对于当地的景观地貌,仍保持着一定的新鲜感,没有太多的审美疲劳。在美景的驱使下,还能保持持续旅行的动力。当像当地人一样习惯了本地的大山大河后,就会觉得风景这种东西实在过于单调。
海边居民渴望去山里、草原上尽情游玩;草原居民又想去山里、海边晒太阳;山区居民更想去草原、海边感受风。
景色看多了,会发现人们对景色的态度远比景色本身更有趣。
二、饮食方面
旅游地的美食与个人口味可能有所不同,尝试一周左右的外地风味还是可以接受的。时间久了,还是想吃点平时习惯的美食。
例如,每次去新疆的前几天,我们还能大口品尝羊肉串、手抓饭、大盘鸡等美食,吃得津津有味。但一周后,就渐渐感到腻了,感觉一年都不想再吃羊肉,只想吃蔬菜,看到肉串就感到肠胃不适。
三、身体条件
旅行很累,比上班工作还要累。想象一下,平时午休时出空调房去外面吃饭都觉得热,而旅行要在户外无遮无掩的烈日下走几个小时!而且在连续坐车几小时后,再徒步几个小时。
每天睡不习惯的床,长途坐车,再加上户外运动,身体已经很疲惫。此外,还要完成研究线路、选择酒店、找餐馆等一系列事务,精神状态也处于连续紧张的状态。
一开始,对于景色、美食、人文等事物的新奇感还能激发动力,但随着审美疲劳的出现,根本不想动,只想回酒店休息。
四、经济花费
旅行时间越长,开销越大。每天的用餐、住宿、油费都需要支出。而且人在外面游玩一天,就相当于少了一天的工作产出和收入。
如此一来,旅行的开销也很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富裕,长时间在外游荡,难免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焦虑。
实际上,根据我个人的多次自驾旅行经验和观察,有些游客在3天内就开始感到审美疲劳,想回家。
当然,也有一些深度游的爱好者,一出门就是几个月,一次自驾西藏就要走遍所有进藏线路。

据我所观察,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自驾经验越丰富的旅游爱好者,往往更倾向于长时间的深度游,比如一次自驾旅行15天、30天、60天等。
除了职业徒步、骑行、房车旅行的博主外,很少有普通游客能连续超过90天在外自驾旅行。
如果有人单纯因为兴趣能连续90天以上在外旅游,我愿称其为大神,至少在我周围没有这样的人。
对大众游客来说,没有必要在外面待那么久。一次出门旅行最好就是10天左右,大部分人3-4天就开始产生审美疲劳,还有一部分人5-7天才开始,剩下的8-10天总归是疲劳的。
如果一个地方待上10天后还能保持新鲜感,这种体验非常珍贵。
美好的景观地常常伴随着交通、气候、海拔上的诸多不便,远不如大城市舒适。能在这样的地方长期适应下来的游客,足以看出其惊人的毅力。
初到新疆阿勒泰时,人们自然会想象广袤的草原、木屋、杉林、牛羊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但不出3天,你满脑子想的只有蚊子。草原上密密麻麻、嗡嗡作响的蚊子无处不在,无缝不叮。
实际上,有些游客在蚊虫密集的草原上待上30分钟就迫不及待想离开了。
对此,我能解释的,就是每个人对旅行的包容度不同。
就像喝酒一样,微醺尚可,但不要贪杯。人的酒量有高低之分,对于“旅游量”的接受度也是一样的。

醉酒后再喝不仅浪费酒,还会让人感到不适;旅行也是如此,景色不醉人,但人自醉。
审美疲劳一旦出现,再游下去也只是徒增疲惫。
适度原则适用于所有人,包括那些对“旅游量”本身就很大的人。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