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旅游热潮涌动:国际游客络绎不绝,县域旅游强势兴起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知识|浏览:92|发布时间:2025-07-29
五一旅行热潮涌动:入境旅游火爆,县域游兴起,文化娱乐消费再上新台阶
随着2025年“五一”假期的临近,旅游业再次迎来一波热浪。根据多份数据显示,今年假期期间的旅游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入境游、长途游以及县域游等新趋势开始显现,文化旅游的消费模式正朝着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入境旅游爆发:购物和文化体验成为焦点

得益于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推广和网红博主在海外的传播效应,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了迅猛增长。携程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入境旅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73%,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成为了热门的目的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游客数量显著增加,许多外国游客甚至携带多个行李箱专程来华购买特色商品,如电子产品、丝绸和瓷器。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体验项目也备受关注。上海、成都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推出的书法、剪纸、川剧变脸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的参与。专家指出,短视频传播与深度文化体验的结合正成为入境旅游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内旅游:长途游和县域游共同推动
国内旅游市场同样热度不减。交通运输部预测,全国高速公路的平均车流量将达到6200万辆,首日的峰值可能会达到平日的2.1倍,跨省出行的比例显著提高。铁路的热门线路集中在北京至上海、成都至西安等区域,部分线路为了满足需求而临时增开了列车。
县域旅游异军突起,成为年轻人“反向旅游”的首选。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云南大理古城等新兴目的地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0%,三四线城市的高星级酒店预订量增长超过三成。游客倾向于避开传统热门景区,选择“小城慢游”模式,追求性价比和深度体验。
消费升级: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新趋势
文化旅游的消费形态正在加速迭代,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项目成为了新的热点。上海东方明珠塔、广州塔摩天轮等科技景点热度高涨,成都熊猫基地的智能互动体验吸引了大量家庭游客。此外,影视剧和网红效应也推动了小众目的地的知名度提升,如韩剧《苦尽甘来遇见你》推动了张家界预订量的环比增长70%。
挑战与机遇:市场潜力等待挖掘
尽管旅游市场的热度非常高,专家们指出入境游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教授吴丽云建议,需要开发更多体现文化多样性的产品,并优化支付、语言服务等基础设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魏翔强调,应利用短视频传播的优势,向全球展示中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持续增强入境旅游的吸引力。

2025年“五一”假期不仅是旅游市场的复苏,更是文化旅游产业向品质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缩影。从“走马观花”到沉浸式体验,从一线城市到县域乡村,中国正以多元化的业态迎接全球游客,书写假日经济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