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古人的网红打卡地:庐山美景引诗仙墨客争相游览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攻略|浏览:90|发布时间:2025-07-16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各大景点纷纷推出宣传攻势。那么,在古代,尤其是几百年前或更久远的时代里,古人又喜欢前往哪些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呢?

庐山无疑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处圣地,它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名山。自古以来,李白、白居易、苏轼、陶渊明等众多名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迹,或欣赏山水之美,或沉醉于云雾之间,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据统计,在历代流传下来的庐山诗歌中,有超过16000首之多,其中唐代的占了47%,宋代则达到了31%。

古人的网红打卡地:庐山美景引诗仙墨客争相游览

公元417年,正值东晋末期,也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第十二个年头。在劳作之余,他饮下美酒,凝视着天边绚丽的晚霞,在山峦云雾之中感受飞鸟结伴归巢的情景。这里远离尘世喧嚣,有的只是“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与宁静。

古人的网红打卡地:庐山美景引诗仙墨客争相游览

值得一提的是,在陶渊明创作这首诗六年前,另一位著名诗人谢灵运也造访过庐山。他身穿自己特制的登山鞋——“谢公屐”,前往东林寺拜会慧远大师,并在此留下了一首描绘庐山绝美景色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当时慧远大师向谢灵运推荐了居住在庐山脚下的陶渊明,并建议他前去拜访。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谢灵运婉拒了这个提议。或许是因为年龄差距带来的代沟?毕竟陶渊明比谢灵运大约20岁。

公元725年,24岁的李白来到庐山脚下,在香炉峰下仰天狂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十多年后,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闲暇之余与友人结伴游览庐山,并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佳句。如今,在花径亭中还可以看到白居易亲笔书写的“花径”二字。

北宋时期著名的美食家、长堤爱好者和“呵呵”创始人——苏轼,在被贬至汝州的途中经过九江,并与友人参寥一同游览庐山,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的网红打卡地:庐山美景引诗仙墨客争相游览

那位才华横溢又风流倜傥的才子唐寅,在从政坛争斗中脱身后回到苏州老家的路上,终于有机会登临向往已久的庐山。摆脱了“鸟笼”的束缚后,他尽情享受庐山山水之间的乐趣,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从中可以看出,在唐寅眼中,庐山的壮丽景色是多么令人向往。

东林寺里,晨钟暮鼓声中回响着谢灵运木屐踏过石板的声音。花径间,桃树枝影摇曳着白居易“长恨春归无觅处”的感慨。庐山上空飘荡的每一缕云雾都浸润着诗人的才情。

趁着青春正好,何不收拾行囊踏上旅途?去感受那险峻峰峦与瀑布飞泻带来的震撼;漫步于花径间欣赏桃花盛开之美;体验陶渊明淡泊、李白奔放以及苏轼深邃哲思的魅力吧!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