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轿夫抬肥客引热议:是剥削还是合理交换?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知识|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7-17
日前,我在峨眉山享受了一次独特的旅行体验,目睹了四位年长的轿夫汗如雨下地托举着一位壮硕的游客攀登山岭。
那位游客显然悠然自得,满心欢喜地欣赏沿途风景,而抬轿者却气喘吁吁,在台阶上奋力前行。许多游人对这些辛勤的轿夫表示同情,他们认为景区不应默许这种做法,认为雇用轿夫载客似乎蕴含着旧时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中国大陆,众多风景区内均可见到类似轿夫服务。有些地方会对轿夫进行规范管理,并公示价格标准。轿夫抬人上山的费用依据路程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浮动,通常在100元至1200元之间不等。

据游者所述,峨眉山的滑竿服务起步价大约在100元/次左右,但实际费用会受到路线长度、游客体重以及淡旺季的影响,主要由轿夫和旅客协商决定。例如,从南天门到玉皇顶的单程价格约为500元,往返则为900元。至于半山腰至山顶,一般报价在220至260元,旺季时甚至可高达1000-1200元/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游客体重超过一定标准,可能需要额外支付费用。某些轿夫对于体形较大的乘客会增加收费,此外还可能根据服务内容(如导游、摄影或陪同)来调整价格。
轿夫这个职业常常引发关于“尊严”和“生计”的讨论,因为他们大多是本地的中老年村民,主要依赖体力劳动维持生活。收入极不稳定,无固定薪水,完全依赖游客流量。而且,这是一份风险较高的工作,尽管他们对山路了如指掌,经验丰富,但在抬轿过程中,陡峭的山路和崎岖不平的道路仍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游客应对此有所准备。

在峨眉山,轿夫以体力换取收入,实属合理交换,并不存在剥削现象。买卖双方自愿达成共识,各取所需,何尝不是互利共赢呢?因此,我们无需将这种关系定义为可怜或争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