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知识

香港是否存在对大陆来的朋友的歧视?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知识|浏览:91|发布时间:2025-07-17

关于香港对大陆来的朋友存在歧视的问题一直是网上讨论的热点。有的人抱怨说,哪怕是旅游、探亲或工作,也会遇到一些歧视的现象,只要说普通话就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歧视。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些香港年轻人对大陆人的不友好行为和称谓。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走了一批激进的人,但歧视似乎依然存在!

回想起来,我们也存在歧视,有些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地方看成是乡下;北京的处长都是小官;天津多多少少也有类似的故事;东北的段子就更多了,去过的都知道。还有一点,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广东原来把北方人叫“捞妹”,“捞佬”不知道叫了多少年…..回想起来,是不是觉得哪里也差不多,谁也好不到哪里去?(地域的争论,是我最回避的话题)

但是,我们为什么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歧视并不敏感,而唯独是对香港特别触动呢?

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家对它期望太高了,还没来香港,就给它按上了一个个“国际化大都市”,“中西方文化交流交汇处”、“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标签。亲测后,特别是遇到一些底层又是处于服务行业的人的算计或者是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后,与自己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以至于有人说“再也不来了,花钱买罪受!”

其实,大可不必。哪里没有别扭的人?我多年前刚到天津,就因为拿起桃子看了看然后没买,被人狠狠羞辱了一翻并动手,但这影响不了天津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津17年里基本都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的时光。所以,从那以后,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抱着一个平常心来对待,这样反而容易融入当地的人和社会。

祛魅后的香港,有山有海,高楼大厦,车水马龙,750万人口,城建面积不大,老外比较多,先于大陆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北京上海的1/3),期望值下来,香港就变成了一个小家碧玉的“中小”城市,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

祛魅,是正确认识一个地方的开始,把那些外在的光环去掉,才能真正看到一个城市的成色,一个人的品格,不是吗?

我还注意到,香港人对菲佣是非常容忍的,一到休息日过道、长廊,天桥,到处都是菲佣,而且,港人似乎见怪不怪,菲佣坐着躺着跪着,都不见到有人指指点点,说菲佣的不是。我理解,他们应该是习惯了。等大家习惯了一个讲粤语英语普通话共通的社会,最终发现其实也没啥,此类纷争纯粹是庸人自扰,浪费时间!

香港是否存在对大陆来的朋友的歧视?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