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旅游季落幕:北京低调胜出,青岛人满为患争议多
作者:佚名|分类:旅游知识|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9-13
随着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的结束,各地媒体和自媒体纷纷报道所在城市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宣称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消费水平显著提升。然而,仔细分析这些“胜利”的说法会发现,大多数都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支持——要么只提到同比增幅为二三十个百分点,要么声称创下了历史最高客流记录,但当被问及具体收益时却难以给出明确的数字。
相比之下,北京则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其作为旅游大都市的地位。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24年的暑期期间,北京市接待的游客就超过了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更是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的大关。即使今年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活动,预计这一数字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却很少对外宣称自己“赢了”。这是因为这座城市凭借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标志性景点如故宫、颐和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自发前来参观游览,这股吸引力并不是靠媒体炒作所能轻易达到的。
青岛作为另一热门旅游城市,尽管今年夏天天气酷热难耐,但依然未能阻挡人们前往打卡的热情。栈桥附近的人流如织景象在网上广为流传,甚至有人因为被挤掉拖鞋而无法找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然而,在这种人山人海的热闹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扰。例如,在海鲜大排档中,部分商家存在价格虚高现象,普通蛤蜊售价竟然高达五六十一盘;而在打车服务方面,从火车站到八大关这段平常只需二十多元的路程,有的出租车司机却要价五十元,引发了大量乘客投诉。
与此同时,青岛本地居民也面临着诸多不便。前海一线东海路上,由于车辆拥堵严重,原本开车仅需20分钟的行程,在旅游高峰期往往需要花费两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此外,一些老人因受游客过多影响而减少了日常外出活动的机会。
每年暑期都是旅游业赚得盆满钵溢的同时,游客和当地居民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宰客现象、增加通往热门景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并确保游客体验与本地人的生活质量都得到改善,那么这种所谓的“胜利”才真正具有意义。
各位读者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