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首页 > 法律 > 法律文书

拘役缓刑对以后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拘役缓刑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拘役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同时需要符合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影响等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宣告缓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分析

一、拘役缓刑对以后的影响

拘役缓刑是会被开除公职的,并且是会记录自己的档案的。

判缓刑的条件:

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影响。”

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这就是说,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对于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结语

拘役缓刑对犯罪分子有诸多影响。犯罪分子需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无再犯罪危险。符合条件者可以宣告缓刑,但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接受特定活动禁止、特定区域和场所※以及特定人员接触。附加刑仍需执行。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六条 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四)企图※、逃跑,逃避侦查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三百四十五条 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时,应当对精神病人严加看管,并注意约束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以避免和防止危害他人和精神病人的自身安全为限度。

对于精神病人已没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解除约束后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机关应当及时解除保护性约束措施。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机关应当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被害人是否自愿和解,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

※机关审查时,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必要时,可以听取双方当事人亲属、当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人员以及其他了解案件情况的相关人员的意见。